第(2/3)页 “恩。” 段晓晨迅速抬眼看了陈泉一眼,“我以为你会批评我的:我早就告诉过你,要坦诚,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,等到事发了再想坦白就晚了。等等。” 陈泉微笑了一下:“这个时候,批评没有任何意义。我们一直以来,共同完成的工作,都是在帮助你更好地认识自己,习得更适合你的行为模式。这样你才能游刃有余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和别的问题,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感。我们所有的工作,都是围绕着这个展开的。如果现在批评有用,我一定毫不犹豫地批评你。” “但问题是,现在已经不是批评能起到任何作用的了。现在你需要的是鼓励,是去勇敢面对。” 段晓晨的嘴角噙着苦涩的笑容,“勇敢就能面对吗?再勇敢十倍我也面对不了。陈泉老师,你知道发生了什么。我所有的遮羞布都被扯下来了。我感觉自己赤果果地站在人群中,被指指点点,被嘲讽挖苦。” “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。我能理解,也能接受。但我不能接受的是,在这个时候,以这种方式。” 她放下马克杯,将脸埋在手里。 陈泉注意到,她说话虽然有哭腔,但此时肩膀并没有颤抖,并非是在抽泣。 似乎只是太疲惫了,想要躲入黑暗中,获得片刻安宁。 “你到底是在害怕面对什么呢?”陈泉虽然猜得到答案,但斟酌了片刻,还是问了出来。 这是一个需要段晓晨去扪心自问的问题。 “害怕面对……他。” “为什么?”陈泉问道。 (什么),通常是用来引出一个现象。比如,陈泉经常会使用这样的问句,“当时是什么阻碍了你去发现……”“仔细回想,当时你是什么感受……”“是什么让你放弃了……” 而(为什么)则是在深究背后的原因。 陈泉很少去问“为什么”。 当来访者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,抛出一个“为什么”,只会让他/她无所适从,让他/她在考虑不充分的情况下,匆匆得出一个有失偏颇的、片面的、甚至南辕北辙的答案。 而此时问一个“为什么”,是合适的。 因为这个答案很简单,段晓晨早就意识到了。 果然,段晓晨回答:“因为,我怕他会因此而离开我。” 陈泉心想,时机到了。 这是她最痛苦的时候。 也是她会触及灵魂,会认真思考的时候。 陈泉面带同情地说:“可是,‘离开’,是建立在‘在一起’的基础上。只有当你们真正‘在一起’的时候,才有可能出现‘离开’这种情况。” 第(2/3)页